Friday, 16 October 2015

七成人认为行善会吃亏 其实善良是防病良方



来源:生命时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等流传已久的防病良方广为人们所熟知。但其实,心理上也有这种神奇的防病“药方”。最近,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心存善良能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其在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方面的效果堪比阿司匹林。

善良让身心都受益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把善良称作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得到”、失聪的人“听得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慈悲心与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CCARE)发布的这项研究结果,更让我们看到了善良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益处。该研究显示,心存善良能够减轻疼痛感、加速伤口愈合、降低血压、减少紧张感等;在流感季节,善良还可以将人们患感冒的风险降低16%。另外,如果医生对病人心存友善,付出关爱,病人会更愿意听医生的话,康复得也就更快,住院时间会大大缩短。

不仅如此,善良对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很深远。

善良的人更长寿。在《生命时报》推出的“寻访百岁老人”系列报道中,那些长寿明星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良”。美国多项追踪调查显示,善恶影响人的寿命,乐意帮助亲友和邻居照顾孩子、搬东西、听他们倾诉的人,比只顾自己或只想“占便宜”的人更长寿,前者的死亡风险比后者低60%;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的人,死亡风险高1.5~2倍。这是因为善良的人会把时间用在运动等快乐的事情上,不会因算计他人而费心、伤神、自责。

善良是心理健康的营养素。心存善良,会让你乐于扶贫帮困、与人为善,心中常有欣慰、愉悦之感;还会乐于敞开心扉,整个人备感轻松。无论种一棵树,还是做一次义工,那种被人需要的感觉都会令你开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善良的人更能获得友情和感恩之情,他们从中获得的心理能量缓解了焦虑等不良情绪。

善良能提高团队效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善良的老板能为员工带来愉悦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健康,员工也因此更愿意主动帮助同事、为客户提供服务,会积极与他人建立高质量的关系,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无论在工作场合还是整个社会环境,善良都能营造一种友善的氛围,且具有传染性,会让氛围进入良性循环。

七成人认为行善会吃亏

善良的力量如此神奇,可惜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有媒体曾发起过一项关于“这年月我们还有多少善良和信任”的调查,在“善良度”测试中,58.5%的受访者曾“慷慨地把锤子借给过隔壁老王”,2%的人“每天吃糠咽菜,但捐助了好几个失学儿童”。在“是什么造成了冷漠和不信任的存在”选项中,33.8%的人认为是职业骗子败坏了社会风气,30.1%的人坦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只能自己顾自己,没功夫管别人”。

还有一些人存善心、行善举,却得不到应有回报,讨不来一句诚挚的“谢谢”,甚至因行善陷入困境,导致善良成了社会中的“奢侈品”。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显示,七成人认为“善良正直的人常常会吃亏”。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明显,社会风气面临诸多问题,做善事的成本也随之越来越高。

善良也需后天培养

在日本畅销书《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中,“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成为不少人抱憾终身的事情。相比,善良的人很少后悔,因为他们活得坦然,这也是善良给予他们的回报。不妨从现在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生活中时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会让你的身心都受益。

制度和法律上的完善不可或缺。英国教育专家指出:“只有先保护无偿施救者的权益,他们才会做出见义勇为的举动。”著名的《好撒玛利亚人法》,也称《无偿施救者保护法》,是美国、加拿大、欧洲的法律条文,是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因过失造成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士施以帮助。但在我国,相关法律还有所缺失。

善良性格需后天培养。《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但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的善良性格约有50%来自于基因,而男性的这一比例只有20%。所以,家长要从小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学习、模仿如何关心、帮助别人,同时学会向关心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善良并不是有求必应。有些人不懂得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或习惯于牺牲自己来体现自身价值,这就会让善良成为一种心理包袱,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只有对自己善良的人,才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做更多善事。



学会感恩,懂得分享! 觉得不错,点个赞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