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September 2015

Wellness 爱心食物银行



Wellness 关爱大使即日起2015年9月30日发起爱心食物银行活动,主要帮助一些生活贫困、三餐难继、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及低收入家庭解决生活需求。


以下是部分孤寡老人的剪影,虽然他们的日子我们并没有亲身体会过,但看到他们黝黑的皮肤上爬满皱纹伤口,看到他们因病痛折磨却咬牙继续坚持的表情,看到渴望有人陪伴左右而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目送义工离去的老奶奶,在看到他们窘迫的生活环境,我们怎能不心酸?





愿意付出爱心者,您也可以把捐献物品放到我们的中心,并留下您的名字, 我们将会帮您移交给慈善机构和有需要的孤儿院或老人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孤寡老人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温暖。希望大家可以为Wellness 关爱大使的爱心食物银行公益项目筹食品,相信世界的改变不因为少数人付出的大努力,而因大多数人付出的一点点而积少成多。

 节约粮食从我们做起 , 我们吃饭也要追求光盘和打包哦!!!



我们也欢迎网民提供有需要帮助弱势群体的线索,我们将会尽量派出Wellness 关爱大使去探访及了解他们的需求,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Wellness

联系方式:

Kuala Lumpur 区 :Mr Ken Ting
地址:No 27, Jalan 2/33B, Off Jalan kepong,
MWE Kepong Commercial Park,
520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6257 5001

Cheras 区 : Ms Yueh Min
地址:No 98, Jalan Midah 1,
Taman Midah, Cheras
56000 Kuala Lumpur
电话:03 - 9132 8001

Johor 区 :Mr Kent Liew
地址:No 47, Jalan Perisai,
Taman Sri Tebrau,
80050 Johor Bahru
电话:07 - 3315 001

Penang 区 :Mr Hanson yap
地址:A-12-01 & A-12-02, Lorong Bayan Indah 4,
Bay Avenue,
11900 Bayan Lepas, Penang
电话 : 04-6464001

Ipoh 区 :Mr Nicholas Tay
地址: No 125, Jalan Dato' Onn Jaafar,
30300 Ipoh, Perak
电话: 05 - 242 8001

Melaka 区 :Mr Nicholas Tay
地址: No 17, Jalan Malim Jaya 2/7A,
Taman Malim Permai,
75250 Melaka
电话: 06 - 337 7001

邮箱:wellnesslabkepong@gmail.com
[ 感恩 ]

人人慈善, 慈善不是有钱人有权人的特权,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利,人人触手可及,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人人都可以向别人传递温暖, 时时慈善, 让慈善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一种习惯,从陌生人到熟人,从心栈到家中或单位,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向他人传递慈善,随时随地传递温暖,随时随地增添着每个人心中一份爱。

        感恩慈善:用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爱心,一颗尊重的心来做着慈善,既感恩着接 受我们帮助的人,也感恩拒绝过我们的人,让感恩存在心中不变.

补位慈善:我们不是要取代政府及其它机构的功能,我们希望能做到别人没做到或更细致的慈善,在内部我们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不是抱怨、观过,而是各自补位,这样才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



来源 : 陳大惠

 导读: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镜头一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有大量;量大福大!这些话还真有道理!

  就说克林顿吧,克林顿是什么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是什么人?是全世界注目的焦点。拉链门事件暴光后,全世界的闪光灯天天对着他。私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掀了个底朝天,各种议论铺天盖地,不是几天,不是十几天,而是将近一年,神经稍微脆弱一点的人,早崩溃了!想想普通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见到邻居、同事、熟人都不敢抬头,哪经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

  假如克林顿为此自杀了,那么,他就定格为一个失败而窝囊的总统,以后的历史,只要提到他,就会跟拉链门连在一起。但他活了下来,他依然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总统之一,而所谓的拉链门事件,只不过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大人物果真都有超乎寻常人的承受力。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如果都象现代人这么脆弱,勾践早上吊了,韩信早跳河了。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小俩口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笑嘻嘻地接着,怎么挑肥嫌瘦,你这么不懂事啊?”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我妈都没大声吼过我一句,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凶?”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大声吼过你一句”。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自我、越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 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


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家长,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他们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盯着这句话,我琢磨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即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才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偶尔的责罚,不但需要,而且必不可少!

  国外一家教育研究机构最近发表文章:过度赞扬孩子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凡事不能走极端。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心里上抗挫折的段炼。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有些家长,因孩子顽劣发了回火,过后还忏悔不已:唉,我不够冷静,太不应该了,下次一定忍住!

  有的家长说:我都忍出内伤了!

  何苦呢?该发的脾气不妨发点,只要不过份就行了。如此,家长不会憋出病来,孩子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发完脾气后,把道理及时讲清楚,再做点开心的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孩子也得到了磨炼。

  那种完全赏识而不打不骂没有惩戒的教孩子的理念,实为误人之言——慈母多败儿!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坏人太多”,我们就要拒做好人?


“坏人太多”,从来都不是我们拒做好人的借口,恰恰相反,它是我们更应该争做好人的理由。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佘宗明

如果在城市街头,有流浪汉恳求借你手机一用,想在节日里给家人道声平安,你会借给他吗?兴许不少人会条件反射地回答“会”,但如果没有“如果”呢?

腾讯视频日前就播出了一段长约5分钟的视频,两名流浪汉一真一假扮,加入到一场“社会实验”里,在北京、广州的多个闹市区向路人借手机,以测探路人反应,结果绝大多数人不是避之不及,就是直接拒绝,有的甚至厉声呵斥,肯借手机的寥寥无几。视频甫一播出,就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心寒”。

陌路相逢,谦卑求助。按说借用下手机,也只是个小小请求。对被求者而言,助人不过是举手之劳,而无需倾囊馈赠。遗憾的是,尽管行善成本微乎其微,多数人仍或回避或拒绝,吝于施以援手。这番景象,俨然是以“陌生人”为壑,也难免引发“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

很多网民尤感痛心,就在于这种遭遇有很强的代入空间:谁都可能有出了急事需要援手的时候,如果求援得到的反馈总是白眼或不理睬,那未免令人齿寒。

平心而论,动辄将“不肯借手机”上升到人心冷漠层面予以鞭挞,或许有失偏颇。应看到,这里求助者是流浪汉,对许多人而言,自己与之有着身份区隔,而阶层认同维度“非我族类”下的隔膜感,会平添许多人的疑虑,甚至是误会和偏见,像有路人就觉得流浪者是好吃懒做,因而强化了不愿借的心态。

更何况,借的是手机,在手机依赖症凸显的工具粘性强化的当下,很多人几乎是片刻离不开手机,并信奉“手机与老婆恕不外借”,将其视作私密性极强、只能供自己专享的私有物,甚至可以说是个人关系枢纽、个人档案馆。碰到那些不知是好是坏的陌生人借用,有些人会立马进入防备状态,担心手机被借机抢走,更担心个人隐私被扒、信息丢失。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陌生人社会人际信任的断裂。时下都市社会的一扇扇门、一堵堵墙、一幢幢楼,早已改变了以往熟人毗邻而居的结构,既往模式下的信任支点也不断松动,由“防人之心不可无”衍生的本能警惕也在外扩,它逐渐变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保身术。

正如有人说的:亲缘伦理将信任完整留存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关系网络中,却又把冷漠留给了其他与“我”无关的人。

正是由于社会信任坍塌,有些人学会了犬儒自保和“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有些人口头上也推崇道德,但却顾虑风险不愿践行,对善徒有叶公好龙式喜爱;有些人看到现实中上演的“农夫与蛇”剧情,就受害者癔症发作,把草绳认成蛇影,担心自己成了那个“农夫”。

拿不借手机给流浪汉来说,网上认为其合乎情理的声音很多:“谁让骗子这么多!”“万一人家拽到手机就跑呢?”……为防那可能极低的被骗几率,他们宁肯将那些多是真心求助诉求,也不分青红皂白地Pass掉。

在名借实骗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对“借手机”做法留点心,固然挺有必要。但我们也无需过度戒备,在庸常生活中,对包括流浪汉在内的陌生人不做甄别地抱以不信任。“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盛筵”,很多时候,基于善意想象的互信,也能消融坚冰,带来良性情感互动。当多维度地还原事实、放下成见,追求真和美,我们或可发现,做好事没那么危险,还能受益良多。

比如,借手机给流浪汉,其实被骗概率微乎其微,反倒可能解其燃眉之急。温暖了别人,自己也获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式的精神慰藉。

哪怕道德滑坡,我们也不能顺流而下;哪怕行善有代价,我们也要在心中埋下向善的种子。即便我们无法以超脱的道德圣人姿态去应对现实,那也不该用警惕之心将自己拉回到冷漠的躯壳下。实质上,内蕴于公民意识中的个体自觉,可内缩为冷漠自私,也可外延为信任互爱。把手机借给流浪汉用用,未必能损失什么,但很可能收获善行链式反馈。

没必要拿“骗子太多”为冷漠辩白。“坏人太多”,从来都不是我们拒做好人的借口,恰恰相反,它是我们更应该争做好人的理由。


除去你的误解,拓宽你的视野。增长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善行。


Tuesday 29 September 2015

你今天灌输给孩子的,就是他将来的人生



   索达吉堪布劝请家庭教育“重义轻利”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有个小学生,他只有10岁,母亲卧病在床后,他非常关心,一直照顾母亲。面对此举,母亲感到很惊讶也很幸福,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学校里学的《弟子规》上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看着只有10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举动,母亲潸然泪下。

  相比之下,现在有些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将所有的钱财、所有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可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生病不理不睬,究其原因,就是从小没有灌输正确的教育。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考上大学,给他留下丰厚的家产,为他成家立业做好准备,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虽然我们也不排斥这些,但最关键的应该是,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人格教育,培养慈悲心、利他心,这比给他什么都有意义。不然,即使他再精通各种理论知识,若没有贤善的人格,你留给他再多的财产也将毁于一旦。

  不要从小就灌输他们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开更贵的车……而应该告诉他们尽量舍己为人,为大众服务。

  这样的话,未来才有希望,人们才会更快乐。

  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花钱毫无控制,这会惯坏的。虽然与大把花钱的富贵子弟相比,他们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但只要父母通过《弟子规》等正面教育,劝慰孩子将心思用于学习知识,而不应在钱财、衣物上进行比较,慢慢他们就会心安理得。

  人经历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后,人生观基本上定型了,这个阶段一定要灌输宽容、无私、慈悲、利他等宗教的殊胜教育,并呵斥现代社会种种对家庭乃至自他众生不利的理念,孩子长大以后,才能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



  在东南亚和美国等国家,让孩子们过集体的宗教生活,俨然成了一种十分普及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宗教的教育,使孩子在了解宗教常识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接受宗教理念。

  反观国内,现在很多父母也喜欢为孩子设计未来,攒钱送他们到国外留学,为他们买保险、买房、买车。但世间的财产和名声、地位,除了能满足一些暂时的虚荣以外,并不会具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孩子在没长大成人之前,家长除了让他学习科学文化之外,还应该让他长出爱心的翅膀,否则,他不可能在世间的天空中翱翔。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Monday 28 September 2015

当你的善良受到委屈时!


生活不是用来妥协的,
你退缩得越多,
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少;


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
你表现得越卑微,
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


在有些事中,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
属于你的要积极地争取;
在有些人前,不必一而再的容忍,
不能让别人践踏你的底线。


只有挺直了腰板,
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多点。



当你的善良受到委屈的时候,
记得对自己说这句话:


你的善良要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
而不是那种将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应当,
且会欲求不满得寸进尺的小人。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善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但是,沙漠中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



    队员们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

    但队长固执地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

    约一个星期后,考古队在沙漠中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

    但当他们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接着,指南针都失灵了,考古队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从前那些同行没能走出来。



    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

    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树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在沙漠中,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

    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一点善意暖人心



近日,笔者一朋友外出时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司机提醒他:东西别落下。朋友说,
幸好司机提醒了,否则赶时间的他还真可能落下东西。司机的一点善意让朋友倍感暖心,
直呼:世上还是好人多!

当今社会,人们抱怨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之时,却往往忘记反思自己平日里是否释放善意、
付诸善行。古语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与其抱怨别人冷漠不善,
不如自己先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行善举无论大小,不经意间就在他人心里播下了善的种子。
种子生根发芽,善也就在慢慢传递开来。

或许有人会说:“善良就代表着吃亏,我不去做恶人,但也不想做因善被人欺的傻瓜。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好人流血又流泪事件时有发生,但这不是我们麻木不仁的理由。
社会是个大家庭,麻木不仁的结局就是人人冷酷、人人自危。

一点善念就能感动你我,就能传递温暖,我们何乐而不为?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Sunday 27 September 2015

如何分别虚假爱心信息?大家来学学这几招!



“现有孤儿园午休用小床30张,用过几年的滑梯一部,如有边远条件差的地方需要,将无偿赠送!请联系××××9599。请帮忙扩散,心晴义工队。”你的网上朋友圈、微信群、whatapp,最近肯定被这条信息刷屏了。


许多朋友第一眼看见此信息,就会随手转发出去,希望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们,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善举。可是,当看到有人提醒自己刚刚转发出去的信息是虚假信息时,许多人可能想不通:怎么会是假的呢?难道没有人核实吗?

这是真的,真的很少有人是核实后才转发的,大部分人只想到爱心,没想到爱心信息也需要核实。

于是,有些爱心信息冷不丁出现在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的时候,你会吃惊地发现:这条信息好几年前就出现在网络上了,警方、当事人、公益机构已经出来辟谣好几次,现在竟然还有人转!


是啊,这世上从来不缺爱心,不缺热情,但缺负责任、不盲目的理性。许多人觉得,我只是转发而已,不需要为信息是否真实有效负责,真遇上有需要的人,自然会去核实。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去核实真假,虚假信息满天飞,白白浪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说,还可能给骗子可趁之机,甚至会给相关单位造成巨大困扰。

在我主持公益慈善论坛10年多来,其实一直在与虚假、过期信息做斗争,也揭露了一些打着慈善的幌子骗钱搞传销的无良人士,甚至专门在论坛开了个《网络虚假、过期“爱心信息”举报、公示专帖》。也许你也转发过其中这条流传甚广的信息:

某某孤兒院。请问周围有没有四到十岁孩子的旧衣服和鞋子,因为小朋友衣服少,捐的人少,所以这个岁数的孩子缺衣服。地址:××××××××,邮编:8500 院长:多多吉5****7011。如果有门路,请转贴。不必很麻烦,如果没有合适的衣服可以邮寄的,帮忙转一下贴也好,也许您的一举手,就能解决孩子幸福。



那么,真实有效的爱心信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无论是信息发布方还是信息转发者,都应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看待所要发布或转发的爱心信息:

1、何时?相关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该信息的首发时间是?信息的有效期到什么时候?(有些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但需求已经满足,变成了无效信息。)最近一次核实是什么时候?

2、何地?求助方在何地?或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越详细越好,便于核实。

3、是谁?主体身份明确,比如求助方/联系人是谁?信息发布方或核实方是谁?属于哪个单位?

4、怎么联系?有具体的联系地址吗?所提供的电话号码能打通吗?电话号码归属地与求助者/联系人所在地相符吗?(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极少数归属地不相符但真实的情况)

5、合情理吗?对需求的描述符合常情常理,不存在明显违背社会常识的情节。比如有的诈骗信息会宣称捐款越多将来的回报越多,实为披着爱心、慈善外衣的网络传销设下的陷阱。有的可能宣称有物资捐赠,但需要先将运费转账给他,结果可能钱汇出去,物资不见踪影。

6、用语文明吗?不存在明显或隐含着强制、诅咒或道德绑架意味的字眼。比如“不转枉为人”、“不转不是人”、“必须转”、“若不真实,天打雷劈、断子绝孙”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都不应该出现在爱心信息中。

7、怎么捐赠?涉及捐赠的爱心信息中,如果是机构名义发布的信息,所提供的收款账户应与受捐主体相符;假如募捐方是机构,却用个人银行账户收款,明显是有问题的。个人发布的求助信息中往往会公布个人的银行账户、支付宝账号等,核实难度更大,必须慎之又慎。另外,如果涉及物资捐赠,应说明运费由哪一方出(如一方收到物资后快递公司代收邮费),甚至需要指定或建议通过某家快递公司办理邮寄,以确保对方能收到。比如很多偏远地区普通快递公司没有站点,最好通过我国邮政邮寄。邮寄前及邮寄后,应联系确认地址、电话是否正确,是否收到物资。如果运费成本过高,物资价值比较低,建议就近捐赠。同时也需要注意捐赠需求是否合理。


如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仍无法确定信息是否真实,还可百度信息中的一段文字或电话号码,查询是否曾被媒体和警方辟谣、网友举报,这也算是最懒但也最直接最快速的一种核实方法。另外也可以找身边或网上的好友,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一起辨别真伪。

假如始终无法确定某条信息的真假,或者你并不想去核实,最稳妥的做法是:不转发!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再次呼吁各位网友:请为自己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负责,拒绝转发那些没有可靠来源或未经核实的信息!信息发布机构或平台也要重视所发布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这也是现代公民在网络生活中必备的信息素养,一种好习惯。

我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人负起责任,积极向虚假信息Say No,真实有效的爱心信息就能够在你我的信任中传递,及时连接起社会资源,为求助者带去温暖与希望。善莫大焉!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



 人,一辈子都在忙着,累着,奔波着,
  不论多苦,事,还是没做完。

  人,一辈子都在省着,攒着,储蓄着,
  不论多抠,钱,还是没存够。

人,一辈子都在忍着,让着,怕着,
  不论多小心,人,还是得罪不少。



  我们一辈子都在读着,写着,感悟着,
  不论多聪明,亏,还是没少吃。

  人,一辈子都在觉醒中,
  不论多淡定,遗憾,还是有。
  

  世界很大,个人很小,
  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看得那么重要,
  艰辛的生活,我们已经很苦、很累,
  无需要对自己责备。


  人生就是不会事事如意,
  何必要强迫自己。

  尽心了,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
  红尘过往,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

  一生很短,没必要和生活过于计较,
  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

  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
  有些理儿想不通,就不去想。

  把不愉快的过往,
  在无人的角落,折叠收藏。

  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完美,
  但一定要真实;

  我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乐!
  生活,不会因你抱怨而改变;

  人生,不会因你惆怅而变化。


  你怨或不怨,生活一样;
  你愁或不愁,人生不变。

  抱怨多了,愁的是自己,
  惆怅多了,苦的还是自己。

  你哭,生活不会流泪,
  你苦,生活不会烦恼。

  既然如此,何不微笑?
  既然这样,何必惆怅?
    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
  忧愁也一世,何不看开?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中秋节,感恩一路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无论我们平时多么沉默,多么不愿表达自己,
中秋节,勇敢说出你的感谢吧。



人的一生,需要感谢的人很多,
而在这些值得感谢的人中,你最想要感谢谁?

1. 父母
要问这个世界上谁的爱是最无私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父母。
我们应该感谢给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长大,宠爱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我们体会到了酸甜苦辣的滋味,也能有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爱情的甜蜜,走完人生的每个篇章,感叹生命的伟大。

2. 朋友
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容改变,也不会动摇。在遇到困难时,朋友会毫不吝啬的提供帮助,在面临不易选择的问题时,朋友也会帮着分析研究,有朋友在的日子,孤独的感觉从未光顾,忧愁可以分担,快乐也能分享。

3. 老师
人的成功,通常是在能量积聚到足以对抗任何问题时,才会爆发出来。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条斯理的学习,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于是,我们应该感谢无私传授知识,耐心讲解道理的老师。不管是课堂上的,还是生活中的,只要是教导过自己的,都应铭记于心,因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4. 另一半
爱情之所以为爱情,那是因为它让经历在其中的人发现生命的另一种意义,让还未尝试的人有了可以期待的理想。虽然会有泪水,会有失望,甚至没有想象中的幸福结局,但我们还是应该好好感谢另一半,感谢他们陪伴我们成长,陪伴我们经历,陪伴我们走过最美与最苦的日子。

5. 自己
感谢自己的坚持,感谢自己的努力!有时,看重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无论是收获成功还是面对挫折,都需要自己去体会,去跨越,也只有依靠自己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6. 同学、同事
人有时总会害怕寂寞,感谢一直陪伴在左右的同学或同事,有了他们在身边,就不会感到孤单,也不会为是向前走还是向后退而苦恼,因为有人会为自己做决定。

7. 支持自己的人
长途漫漫的奋斗过程中,支持我们的人值得我们去感谢,他们的肯定与赞成的话语转换成了动力,让我们不至于中途放弃,而是直奔胜利的彼岸。

8. 包容自己的人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愿意包容自己的人,在我们犯错的时候,他们可以包容和劝导;在我们纠结时,他们小小的鼓励就能打消掉我们的忧虑,也就可以用轻松的心态面对以后更多的困难。

9. 家人
感谢所有的家人,感谢他们作为坚强的后盾,让我们在受伤时能得到安慰,失败时能得到鼓励,在属于自己的家庭怀抱中,不需要隐藏眼泪,而是感受最温暖人心的微笑。

10. 伤害过自己的人
有时候,人总是会固执极端,直到被无情的伤害至心痛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味的付出根本没必要,拥有也不一定就是幸福,真的应该感谢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值得去珍惜的。

11. 带给自己快乐的人
一个人的开心是有限的,而那些能够带给我们快乐的人,是值得我们真心感谢的,不管是一起热情的追逐,还是共同感受唯美浪漫,不一样的快乐,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惊喜。

12. 对手
因为挑战,让他们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因为竞争,使他们战斗力十足,寻求不断的创新,赶超对手的同时,我们也在超越自己。感谢生命中那些对手,让我们在竞争中,不断达到新的自己。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
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不必羡慕 , 靠自己 。。。



我不羡慕别人的收入
因为我知道他
日日夜夜的艰辛


也不羡慕别人
说走就走的自由
我知道他为这份自由
付出的代价




更不羡慕别人
不用上班有人养
却不知她在多少个
日日夜夜流泪和等待


一切都有代价
无论是财富
事业
还是自由


所以不必羡慕
生活不在别处
而在于你付出了多少
就会收获多少


加油
走在人生路上的我们


不攀比
不抱怨
不计较


多包容
多理解
多付出



因为有一种努力叫做
靠自己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
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Friday 25 September 2015

慈善,和你有什么关系?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济群法师


说到慈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慈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要帮助他人?那么,慈善仅仅是帮助他人的行为吗?仅仅是单纯的付出吗?事实上,世间任何事都是相互的,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自利和利他更是统一的。慈悲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利益他人,就是提升自己。那么,慈善对我们自己有哪些具体的意义呢?

第一,慈善可以成就慈悲心,让内心充满阳光。平常人关注的都是自己,如果心里只有这个小小的“我”,对自我的执著就在增长,贪嗔痴也在增长。而这种执著和贪嗔痴,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带来烦恼。而当我们开始关注众生,并通过种种慈善行为去利益他们时,内在的慈悲就会随之增长。反过来,又能带着慈悲心做更多的公益慈善,进一步圆满慈悲。一个真正慈悲的人,心里装满了众生,烦恼和痛苦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二,慈善可以让我们成就无量福德。在践行慈善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施舍来克服悭贪吝啬,通过服务大众来克服我执我慢,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慷慨,越来越乐意帮助别人。当我们和众生广结善缘,就像播种一样,就会源源不断地收获福报。

第三,慈善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与对立。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与人的接触往往是没有温度的,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慈悲,不懂得关注别人。通过慈善,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关注点,把对自己的在乎转向对众生的在乎,把对众生的冷漠转向对自己的冷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凡夫无始以来只在乎自己,结果带来无穷痛苦;而佛菩萨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最终成就无量功德。通过慈善,可以让我们从内心关注众生,从而有效消除对立,融化冷漠与隔阂。

第四,慈善可以对治嗔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今天,因为道德缺失、竞争激烈等原因,很多人嗔心炽盛,使整个社会充满戾气,恶性案件频频发生。嗔心和戾气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如果这个社会多一些慈善,就会多一些温暖人心的帮助,多一些化解戾气的关怀。人们就不会因为痛苦而心生嗔恨,因为绝望而走向极端。

第五,慈善不仅可以成就慈悲,还可以圆满智慧。在不断利他的过程中,内在的我执和习气都会随之弱化。因为我们需要关心他人,就没有精力来纠缠这个“我”,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空灵,为开启智慧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总之,慈善的本质是慈悲,这既是帮助他人的善行,也是完善自身的捷径。正如《道次第》所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所有灾难痛苦都来自我执,所有功德利益都来自利他。可见,慈善不仅和我们自己有关,而且还有重大关系。

如果不是源于慈悲,而是为了尊重、荣誉、光环去从事慈善,就会患得患失,权衡利弊。这样的行为,即使能在客观上给对方带来帮助,也只能算是善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慈善。因为它不是来自纯粹的爱心和慈悲,本身就夹杂着各种染污的成分,难免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也正是目前公益慈善会出现种种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
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行善不言小,不必等到家财万贯




来源:当代健康报  作者:杨晔


曾经有个笑话让我笑了很久,以至我逢人便讲,提起讲笑话就只能想起它。情节是这样的:一只小蜗牛在地上缓缓前行,一只乌龟路过,看到他费力的样子,就说:“上来,我驮你一程。”小蜗牛爬到了乌龟的背上,上面还有只蚯蚓,它自豪地提醒着蜗牛:“坐稳喽,它爬得可快了。”一想起这笑话,我脑海中便浮现出小乌龟憨态可拘的样子,小蚯蚓充满崇拜的神情及小蜗牛感恩涕零的眼神,我便忍俊不禁。

本来只是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没想到却引来一番评论,有人说小乌龟自不量力,自己爬得不快,还要帮别人。还有人嘲笑蚯蚓没见过世面,更有人居然说蜗牛糊涂,想快行却找错了靠山。我哭笑不得,倒是有一个人的评论激起了我心灵深处的共鸣:“乌龟是慢,但在蜗牛和蚯蚓的眼里,它是快的,帮助不如自己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无论帮助多少都是可爱。”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这才深刻体会到这则笑话的真正含义:受人恩惠,不想多少,助人臂力,莫谈大小。伸手去拉一把需要我们助一臂之力的人,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善虽小,却也要为;忙虽不大,但也要去帮。

因此不必富甲一方,斗金车载,只需一颗善心足矣,力虽微薄,但情重泰山。三两块钱不多,它可能使一个乞丐免于一天饥肠辘辘,十块八块也许不多,但用它买来的笔和本足够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用上几个月。

我们不是太阳普照,但至少我们可以帮人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的世界充满阳光;我们不是明月皎洁,照亮夜空,但我们至少可以点一盏明灯,为夜行人照亮前行的路。我们不必做事惊天动地,造千万间广厦以庇天下寒士,我们只需从身边小事做起,哪怕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但这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也是雪中送炭。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吧,不必等到家财万贯,哪怕绵薄之力,也会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温馨。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
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Thursday 24 September 2015

什么是慈善,什么是公益



很多人都会将公益解释为公共利益,但到底什么是公共利益?可能就说不清了。一方面容易将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混淆,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当作公益,另一方面又会把公益简单地理解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把公益当作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大篮子。同时又倾向于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视为相对关系,提倡奉献牺牲精神。


公共利益,应该是介于国家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那部分,即超越社会成员私人利益,有别于国家利益的共同利益。


来自社会的公益力量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但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主体,政府、市场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利益出发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行动。


公益的本,就是动员社会力量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不过,有些公益行动的结果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你不满意的,或者你没想到没发现的,但也可能给社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些结果你很满意,但最终可能带来坏的影响。

劝人们不要盲目捐款,跟劝人们不要闯红灯一样,不是剥夺其自由,而是为了自由不受伤害。

人之所以能自律,是因为其深知因果律不可违。不能自律者,则是因为心怀侥幸,以为自己无需为所作行为承担责任和后果。

食而为生,生而为爱。但很多人是生而为食,别无所求。

很多时候,是某些人“觉得”别人不幸福,所以要“帮助”他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公益市场化和公益商业化不能混为一谈。公益和商业可以合作,但不能变成对方。公益是非营利的,商业是营利的,这是边界之所在。社会企业就是追求公益与商业的平衡。

公益是民间以非政府非营利的方式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

公益创造的是社会价值,当然也会产生经济价值,但以社会价值为终极。商业则以经济价值为终极,社会价值为辅。

一个社会,总会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会影响到每个人。有些人默默承受,不问原因,不去想如何解决。但有些人看到了,想到了,于是开始想办法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的是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有的人联合同道者成立了组织,开始行动,开始用专业的方法,开始影响社会文化、国家制度与政策,然后某个社会问题被解决,所有人从中受益,包括自己和家人。

做公益不求回报应该这样理解:不要为了获得经济或精神的回报为目的去做公益。因为只要你做了公益,都会自然地产生这样那样的回报。也就是说,你做公益的目的应该是解决社会问题,只要你真的做了,社会自然会回报你以美誉、地位等,你不想要都会有。

尽管公益人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为了公众的幸福,但对多数公众来说,公益仍然离自己很遥远,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和了解真实的公益机构是怎么做事的,被媒体放大的丑闻却更容易被公众看到进而更加远离公益。

扎根于社区、社群的公益慈善才有生命力。各个公益组织与所在社区应该多互动,让尽可能多的公众有机会了解公益,消除误解,机构也借此培养自己的支持者群体。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千万不能乱啊!身未修,家未齐,何以治国平天下?所以我们需要倡导公益的“非牺牲”原则,做公益应量力而行,不能以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为代价。如果我们宣称自己是为了别人的幸福,自己和家人却过得不幸福,甚至众叛亲离,那不是很讽刺吗?

直接发钱给穷人,会养懒汉吗?其实不是不可以给钱,但怎么给是有讲究的。现金捐赠本身可以有,但简单直接甚至粗暴的发钱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方式恰当,也可以避免受助者成为懒汉。国外也不有少发现金给穷人,然后穷人自己决定怎么花钱,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案例。发钱跟懒汉,没有必然联系,只跟错误的发钱方式有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并不是通行真理。一个人都快饿死了,你非要教他钓鱼的技术,要改变他的思想,不是很愚蠢吗?

我觉得目前公益圈本身对公益的误解,或者教条化,跟公益人本身缺少体验和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既要从内因入手,发掘受困者的自身潜力,也要从外因着手,改善导致困境的制度、文化等外部因素。前者为慈善,后者为公益。换句话说:慈善是引路,公益是修路。路修好了,没有障碍与危险,人人可受益,是为公益。帮助和引导那些身处困境的人拥有自主能力,在路上自由地行走,是为慈善。

逼别人爱国,其实是不爱国的直接表现;逼他人行善捐钱,实在是一种强盗行径。

“大政府、小社会”的管制与包办,使得社区自治能力薄弱甚至丧失,如散沙一般的社会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陷于困境中的个体难以获得及时的救助与关爱,于是悲剧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不满与绝望如野草一般蔓延,而谋求改变的努力更须迎难而上,唯此才有希望。

为什么我国很少有人或机构做食物银行之类的项目?我想跟社区公益不发达有很大关系。而社区公益不发达,又跟公民自治能力太弱,长期被压抑有关。

除去你的误解,拓宽你的视野。
增长你的智慧,成就你的善行。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公益慈善动态,学习最实用的公益慈善知识和方法,进而理性参与、有效行善。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



鸟活着时,吃蚂蚁,
鸟死后,蚂蚁吃鸟。



一棵树可以制成一百万根火柴,
烧光一百万棵树只需一根火柴。



时间和环境随时改变。
莫贬低或伤害任何人。



这一次你强,谨记时间比你更强。
所以,向善,行善。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
你瞧不起别人的时候,
别人可能更瞧不起你,
只不过别人不暴露出来,不和你计较!



花,姹紫嫣红,却只是昙花一现:
树,朴素寻常,却可以百岁长青。
活着,低调做人!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亲 人 间 不 欠 的 四 种 债!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人。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因为有血缘、亲情做纽带,因此大难袭来的时刻,他们会挽起手臂,共同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有的亲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不堪一击的,一点小事可能会让他们心存芥蒂,一点蝇头小利或许是斩断他们亲情的利剑。怎样才能让亲人之间和睦相处,避免亲人之间反目成仇呢?

那就是亲人之间不欠下面这四种账:



第一、不欠经济账:

虽然说亲人之间应该是不分你我才显得更亲热,但是我这里还是套用一句俗语:亲兄弟明算账。亲人之间的账有的确实无法清算,但是有的账却不能马虎,该算的时候还是要算的。算明账不会造成不和睦,相反糊涂账时间长了才会造成心里有阴影。所以,对于金钱和利益,如果我们大家不能做到象孔融让梨一样。那么不妨让我们在亲人之间也把经济账算清楚,做到互相不欠经济账。



第二、不欠责任账: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在亲人之间我们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兄弟,姐妹……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比如说,作为人子,我们就应该肩负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责任。就不能欠孝敬老人的责任账。所以作为父母,生儿就要养儿,有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就要不欠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责任账。作为孩子,有孝顺父母,赡养和照顾父母的责任,就要不欠孝顺父母,赡养和照顾父母的责任账;作为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忠诚和宽容的责任,就要不欠忠诚和宽容对方的责任账;作为血浓于水兄弟姐妹,一奶同胞,手足情深,就有互相扶持和帮助的责任,就要不欠互相扶持和帮助的责任账。




第三、不欠人情账:

和朋友相处,我们不欠人情账,我们讲究“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觉得亲人之间更应该这样。所以,亲人之间,我们更要力求做到不欠人情账。当然,亲人之间的人情帐并不好计算,因为亲人之间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并且付出的时候是没有想要收到回报的。正是因为亲人的不计回报,我们才要有良心,才更要加倍回报。我们回报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家庭减少矛盾,更加和睦。因此,我们要回报父母的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回报在我们困境之时慨然解囊,无私帮助我们的亲人们,我们要回报为了我们的工作,默默支持我们的亲人们……当然有的恩德如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回报,也就是说我们会有无法还完的人情债,“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辉”!那就需要我们尽力的回报,能回报多少就回报多少,另外还需要我们心存感激,把爱的火焰传递下去。



第四、不欠时间账:

我们不仅仅哼唱: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而且要付诸于行动,要尽可能多的抽空陪陪亲人。我们愿意让亲人过上好日子,但是亲人并不是非要我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是非要跟着我们享受出有名车入有豪宅,穿金戴银,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生活。对亲人而言,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和和气气的过日子,吃粗茶淡饭也比吃山珍海味有滋味。我们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去追悔,去痛苦,去撕心裂肺的痛哭。因此我们不要欠亲人的时间账。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15

【不恰当的行善 就是在做错事】



没错,在我们这个世界,行善是有风险的,不难理解为什么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起来,因为担心被讹诈。行善的二难境地在于,不恰当的行善有可能会帮倒忙,会害了别人,行善有可能会被骗子利用,甚至会让自己受害。

不恰当的捐助,可能会扭曲某些受捐助者的心态,一旦一些受助者,把捐助当成理所当然,那么行善也如同作恶。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于接受捐助,觉得等、靠、要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那相当于以爱心名义毁掉一个人。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行善需要技巧




有位义工给我讲了一个他认为值得深思的故事。

几个月前,一个家住乡村失去双亲的孩子与城里的一户家庭结对,城里人开着车,将孩子接到了城里,给他理了发,买了新衣,还给了一千多元钱。最后,又带他去了肯德基餐厅,美餐了一顿。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对新衣、钱没有什么概念,但对肯德基里的美味汉堡印象很深,回到家里与年迈的爷爷喋喋不休。

后来,他爷爷就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家里总是少钱,先是一元一角的零钱,后来是百元的大钞。爷爷长了一个心眼,发现这些钱竟然是小孙子拿的,更让他吃惊的是,小孙子买的东西是乡村小店里的炸鸡汉堡。

义工的感叹在于,一次结对,一次奢侈美餐,打开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之中孩子的享乐之门,
这是幸,还是不幸?

义工的逻辑,似乎有其道理。

看到不少义工里的讨论,一些城里人将乡村的苦孩子接到了城里,让他们住进装修考究的家里,让他们品尝美味的食品,其实这些孩子不仅没有感到快乐,反而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他们的内心更加痛苦。

不少义工的建议是,行善是需要技巧的,一次没有技巧的行善,几乎可以等同于一次伤害。许多义工坚持,当你无法彻底改变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孩子的命运,那么,请你不要用他们根本得不到的东西去诱惑他们,或许这是害了他们。

更有意义的事情也许不是用车子带他们进城,而是帮助他们有一天能够脸上带着微笑,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城来,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善往往出自于“恩赐、怜悯”,所以才有拙笨的善行。事实上,善远非如此,真正的大善,该是“平等、互助、友爱、共享”,是不分彼此,是一视同仁,以己之心,待人之诚。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


喂不饱的心



看见别人过的风生水起
心里就不是滋味
然而人各有命
他受的苦,你也无从知晓


看到别人家小孩成绩好
就责怪自家孩子
然而你家小孩懂事有礼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好


羡慕住在大别墅里的人
怎么不想想
房大人空,小家温馨
有家人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贪心是个无底洞
你得到1万,就想要10万
永远都觉得自己得到不够
喂不饱的心,哪里有尽头

短短一世,不要被欲望牵着走
朋友懂心,孩子贴心
爱人知心,家庭暖心
如此,人这辈子够美心的了
祝每个朋友日子都可心
一生平安幸福!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本篇文章时,你有两个选择:
1、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会它,就像你从未看见一样。